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大房企海外屯冬粮 中小房企求助民间高利贷

中国证券报  2010-12-01 10:09

[摘要] 今年以来,随着楼市调控的持续,房地产企业在内地的融资通道陆续被收紧。在国际热钱汹涌的背景下,有条件的地产商纷纷转向海外融资,广备“冬粮”,而中小房企则求助民间高息借款。

今年以来,随着楼市调控的持续,房地产企业在内地的融资通道陆续被收紧。在国际热钱汹涌的背景下,有条件的地产商纷纷转向海外融资,广备“冬粮”,而中小房企则求助民间高息借款。

海外融资逾200亿美元

二次调控让部分房企的资金链逐步收紧,在关闭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限购控制销售之后,近日银监会又出台《信托公司关于房地产信托风险提示的通知》,让地产信托陷入被叫停的危险,往年救命稻草般的信托融资也被戴上了枷锁。

在此情况下,不少房企将融资对象瞄准香港的海外资金。从10月下旬开始,内地房企就有多笔海外融资浮出水面。

10月25日恒盛地产公告称,公司向渣打银行借贷1亿美元的商业贷款。11月2日,中国海外传出在海外发债的消息,但至今仍未披露该笔债券融资的详情。公司拟发行2016年到期的3亿美元、利率13%的额外优先票据。11月24日,新鸿基地产发布公告称,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把40亿美元债务工具计划发行的票据安排在交易所上市,票据将于11月26日起计的1年内发行。

据不完全统计,10月底至今的这一波海外融资潮,内地房企拟融资规模在50亿美元左右。而从年初至今,内地房企海外融资规模已超过200亿美元。

以恒盛地产为例,10月中下旬,该公司已经第三次融资。值得注意的是,恒盛地产频繁向海外融资的行动,代表了一些房企寻求资本支持的新“钱途”。

除恒盛地产之外,宝华地产、方兴地产都先后向海外进行融资。9月19日宝龙地产称,将发行总额2亿美元的5年期优先票据。9月28日方兴地产公告称,公司拟发行5亿美元的次级可转股债券,于2015年到期。这是方兴地产今年以来首次推出大规模融资计划。

“4%、5.75%的低息贷款现在已经非常少见。”一投行人士称,虽然在香港等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还有配股和发债等更多选择,但融资成本已经非常之高。

事实上,8%-13%的高息贷款,已经是今年内地房企在港融资的普遍利率。今年5月楼市调控刚开始,花样年就已以14%的高昂息率发行美元债券,募集资金1.2亿美元。即使在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恒大等公司发债融资的利息也高达13%。

一地产商表示,融资渠道明年可能会更紧,赶紧备足粮草。明年的资金状况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地下钱庄输血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担保公司、典当行等获悉,目前部分开发商纷纷加速寻找银行外的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月利率更是一度攀升至6%,高出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近15倍。

乐贷网总经理徐磊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几乎每周都接到地产开发企业的“借钱”电话,包括济南、滨州、潍坊、德州等地中小型地产商。他们最近贷出2000万元一笔贷款给某地产商,月利息4%多。

在徐磊看来,与2009年楼市调控不同,今年开发商普遍觉得可以“撑”过去,于是敢于借钱。临近年底,施工费等资金周转困难,纷纷外出找钱。

乐贷网的一般贷款周期为3-6个月。据称。目前有的地方民间借贷的月息高达5-6%。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间地产基金合伙人表示,“上门找我们的地产项目太多了,长期融资、短期过桥,各种需求都有。”

据介绍,有一个开发商拿下近5000万元的项目,但由于受调控影响,无法像之前挪用其他银行贷款支付地价。如果不缴纳土地款,开发商就拿不到“四证”,时间拖得过久,可能遭遇地方政府的土地罚金,甚至收回土地。于是求助民间短期高利贷,最近像他一样准备“赌”一把的人很多。

“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银行开发贷款的门槛越来越高,一向靠密集资金运作的开发商不禁感到压力加大。于是,部分开发商开始加速寻找除银行贷款外的融资渠道。”一信用担保公司负责人介绍,早在今年初,就有部分为钱所困的中小开发商找到担保公司,要求尽快借贷,只要现金流能够动起来,后续项目就能无忧,否则,很可能成为烂尾项目。

房企融资被逐步收紧 房价或现区域性下调

楼市如"堰塞湖"60家房企2年内面临还款压力

监管力度加大 资金压力将致房企加强销售

数据显示资产负债率创新高 上市房企打折"过冬"

存款准备金率月内二次上调 房企或将被迫降价

相关阅读

囤房族“跟着房企走”:房价上涨远超想象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王晓明手上有5套房,他说,“如果有机会,我还会买房。”

但从“4·17新政”,到“9·29五项措施”,政策已经一步步卡住了他买房的步伐:首付提高、利率提高等稍稍抑制了他买房的冲动。

王晓明今年35岁,手上有一定闲钱,他的朋友圈有很多跟他一样,都在思考着怎样做才能保值增值,投资5套房后,他发现房价上涨带来的远超他的想象,“囤房产生了较大的,而且囤房的绝不只我们这类人,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在跟着房企走。”

“跟着房企走”,意指房企的种种变相囤房行为。

11月1日,《中国经济周刊》从囤地的本意土地储备的角度来制作出中国上市房企囤地排行榜,一时之间引起舆论哗然,多位业内人士就此展开后续讨论,其中多家大型上市房企均对本刊表示数据比较可信,但“囤地”一说令他们感到压力很大。

一家土地储备排前三的上市房企负责人回应说,囤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囤积居奇,就土地市场而言,有些房企确实存在囤积土地的行为,不过有些房企的土地开发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中小型房企。

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少锋认为,目前业内公认的囤地标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拿地不开发,或者是缓慢开发;二是围而不建,用个围挡遮住工地以避人耳目;三是拿了预售证不卖房,这是囤房行为,其实质与囤地无异;四是通过定价较高来缓慢卖房,以达到捂盘的目的。

房地产咨询机构GVA衡信柏迪营销部董事岳锋钢在其年会上表示,之所以发生囤地或囤房行为,主要是预期未来房价将大幅增长,囤地有利可图。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近几年楼市中一直有大量囤地等行为,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流动性太旺盛,通胀压力较大,资金预期在通胀的环境下房价仍将步步走高;另一方面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剧变,市场预期未来将有很多人需要购房,进而推高房价。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近期与土地息息相关的产品价格都是直线上涨,如石油、稀有金属,这是因为土地资源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在中国人多地少和保护耕地的背景下,而且受到传统的置业观的影响,土地或房子便被当作稀缺资源囤积起来。

杨少锋进一步指出,房价暴涨的根源就在于土地的囤积。因为每个地方政府每年都是按照预计的市场需求来供应土地 ,但是实际上这些土地供应到市场上以后,并没有盖成房子,而被开发商囤积起来。比如政府觉得一年市场需要100万平方米的房子,就按这个标准供应,但是开发商却没有开发这么多,只开发了30万平方米,剩下的70万平方米就被囤起来了,这就人为造成了供求表面的不平衡,这个恰恰是房地产行业直到今天房价无法得到控制的根源。

近日,人民网和《中国经济周刊》联合调查显示,95%的网友认为囤地会导致房价猛涨。

之前有人大议案提出,现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存在一些缺陷,如商品房预售制度不完善、监管存在漏洞等,导致土地和房屋价格上涨过快。

而目前,住建部正组织力量积极开展商品房预售法律修订工作,并已形成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

据记者此前走访发现,市场上有大量项目存在捂盘或囤地行为,甚至是人为散布房源紧张房价将涨的信息,误导消费者。

这一局面随着住建部完善预售制打击捂盘囤地而稍有改观。

杨少锋认为,打击囤地有五个重磅武器:一个是严格管理土地的开工、竣工时间点;第二个是为每一块地建一个档案,国土资源部可以直接的去监督到每一个项目,以监督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勾结;第三个一定要抓大放小,不能抓小放大。因为囤地的“根子”就在几家大的企业;第四个严格执行土地增值税;第五是通过征收房产税斩断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链条,从根本上打击囤地。

在刚刚起步的黄金投资市场,“资产保值”这个坚定理由已让投资者即使“泡沫”声声也义无反顾。记者 刘德炳|北京报道 

房企融资被逐步收紧 房价或现区域性下调

楼市如"堰塞湖"60家房企2年内面临还款压力

监管力度加大 资金压力将致房企加强销售

数据显示资产负债率创新高 上市房企打折"过冬"

存款准备金率月内二次上调 房企或将被迫降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扬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